{鹿港永茂工藝社-花窗置物架}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中心與獨立書店合辦的工藝生活美學體驗活動
每場講座請到兩位工藝師來說明他們的專業領域
永茂工藝社廠長 陳正忠、木紮根生活事務所 創辦人 許金龍
來談談木作的創意
雖是同樣材質的創作
製作的東西卻是很不同
這次體驗讓我見識到會轉彎的木頭
是項很不簡單的研發技術
除了厚度的計算 若使力手感不對很容易就斷裂
變成無用的耗材
(以下文字出處引用至獨藝無二FB)
永茂工藝社前身為正利木器 位於鹿港邊陲
沒有華美的外觀
卻產出一件件精緻細膩的花窗
陳正忠老師約莫五、六歲便開始接觸木材
喜歡拿來做些像是坦克車的小玩具
而濡目染下多少對木材特性有些了解
雖然中間因為求學壓力而中斷
但大學畢業後 由於產業當時穩定蓬勃外
再加上父親是標準的創作者
需要信任的助手來協助銷售、接洽等工作 便選擇回家幫忙
甚至等日本生意沒有那麼忙碌之後
陳正忠老師也開始鑽研文創商品
例如:收納盒、書架、益智遊戲等 延伸花窗文化的觸角
肯定會被作品的細節驚豔
掛在辦公室牆上那片和室拉門
說它是鎮廠之寶一點也不為過
一紙圖樣從日本傳來
希望他們以此左出四片拉門 聽起來荒謬的要求
但為了展現台灣花窗技術嫻熟
陳輝煌老師毅然決定接下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作品耗時二、三個月
細小的木條組合與鑿洞、斜切與職切的木材街面、象徵富士山的對稱弧度
剖析其中繁瑣的流程讓人不由得發出驚嘆
成品的精美程度不但使買家搭機來台致謝
甚至贏得了與日本後續代工的合作機會
不過永茂工藝社的作品也不是一開始便如此吹毛求疵
起初在台灣做花窗的並沒有幾家
因此當時台灣內銷的訂單為主要營銷
偶然日本人發現台灣也有在做花窗
才登門拜訪 遙想剛與日本做生意時
商品曾經因為不符標準 被日本人當場折斷
氣的老師傅們揚言罷工
誕辰輝煌老師說:日本人就是這麼挑剔 如果通過後就ok了
於是在跟日本人打了三十幾年的交到後
細心嚴謹似乎內化成品牌文化的一部分
現在日本買家對永茂出品 尤唯有信心 甚至省略驗貨步驟
除了嚴格的品質控管
永茂工藝社也因為承接了日本生意
在技術、花樣與想法上有長足的進步
花樣參考當地書籍不斷推陳出新
獨到的曲木技術也是來自日本訂單除了把木頭切成薄片
還有甚麼方式可以讓木頭彎曲呢?
陳老師父子改良了現有的工具
在鋼與鐵的硬度間取得平衡
在細小的木片上切出16道口子
深淺必須掌握得宜
否則只剩木片斷裂或無法彎曲兩種下場
陳正忠老師也不諱言 因為木工的範疇非常大
即使知道原理與做法
沒有幾年的功夫累積是無法取得微妙又抽象手感的
曾經她為了要將誤差校正到小於一片透明膠帶的厚度
做了十年才抓到訣竅
如同陳輝煌老師曾經說過:同樣一件事情開始做 一定要做到三次才會接近成功
這個行業最不可或缺的也許是無可比擬的耐心與毅力
歷經兩代的傳承
目前永茂工藝社依賴著中東、日本訂單
以及開發內銷的文創商品、客製花窗設計
列如:艾美酒店的大廳裝潢、星巴克的中秋禮盒
但花窗產業的特殊性與由盛轉衰的事實不變
除了技術門檻高
也需要團隊才能撐起生產線
為了太多不穩定的因素
導致下一代 接棒的意願低落
一家人一起來到位於花壇的有此藝說書店
體驗製作花窗-花器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木片材料包
製作出不同組合的四面花窗
這個體驗用到的材料 全是一片一片的木片
全部卡榫接合 不需要用到黏合劑
也就是裁切組合前這些精密的角度
都經過精準的計算
只需要用敲打的方式
就可組合出成品
最後步驟再用白膠將四面花窗黏合就成了花器
體驗者也可以想想可以利用它來做出什麼東西
我家小QQ就用它來當燈罩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此次活動
配合每間獨立書店 邀請到的在地職人
會在書店裡販售兩本有關今日職人書籍
現場跟獨立書店 買出版書籍有打折
還加贈書袋
也讓 台灣更多獨立書店被看到的機會
{花壇順達磚窯-磚屬於你筆筒}
位於彰化花壇的橋頭村
更早在十幾年前 也在工研究中心有設櫃
孩子還小的時候
常帶小QQ去體驗磚雕彩繪 還有習字磚
後來張澄淵、廖嫦娥老師夫婦
回到彰化做出更大的社區營造
當他們撤出工藝中心後
一直覺得小可惜 少了一項可以體驗的工藝
(以下文字出處引用至獨藝無二FB官網)
彰化花壇 曾經是台灣重要的窯場之一
在地的順達磚窯創立於1965年
經歷圓窯、八卦窯、自動隧道窯的紅磚生產階段
銷售遍及全台 但在時代急遽的變遷下
反而催生了另外一項觀光風潮
順達磚窯於1998年開始進行磚瓦業振興的各項活動
改為觀光教學窯場
推廣在地磚窯文化與紅磚故事
用傳統素材打造磚屬於你的紅磚記憶
歷經921大地震、鋼筋取代紅磚的困境
或許你會認為紅磚已經成為上個世紀的產物
但順達磚窯憑藉一份 不願百年家業斷送在自己手上的執念
讓老闆夫婦決心轉型
為了跳脫紅磚是建材的思維
過程中總是磕磕碰碰
思索磚與現代人間的關聯性
於是 磚雕產品 列如:一口灶醇酒磚便應運而生
為順達磚窯開啟不一樣的浪漫風景
一家人組合出的磚砌筆筒都不同
家裡小QQ最喜歡在作品上數名
做出磚屬於自己的筆筒
以下圖片是彰化花壇有此藝說獨立書店的外部與內部環境
裏頭的選書接近藝術、生態、社會學、小說
聽老闆說進門的讀者有辦法在靠窗的社會學書籍前
翻書半小時以上的人
都是他敬佩的讀者
喜歡逛獨立書店的人
可以來看看隱身在小巷裡的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