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名將藝術館夜攝}

位於 彰化鹿港

台灣玻璃館外觀 如一艘巨大的船型

船下方的是船錨

{玻璃廟-護聖宮}

2008年時很期待的玻璃廟的搭建

猶記 再2012年的國慶煙火期間 對外開放點燈  吸引不少人潮

於地利之便 那時也並不急著趕潮 總是想著有一天一定會再來

當然後來是來了很多次 也看到日間版的玻璃廟

整體上白天給我的感覺過於生冷

還是很不習慣過於工業化妝點.稜角過多的建築

護聖宮 有別於一般廟宇原木的構建 以七萬多片玻璃製成

在玻璃廟裡 只剩那門扁.八卦鑿井.雀替 仍用木造

其餘材質以玻璃.鋼構.石刻居多

從最初的期待  期待  傳統中的創新轉變 會變出什麼火花

可是 一座施工難度頗高的玻璃廟完成後

實在是不太能適應 這麼鋼構的生冷的外觀

總 好像少了那麼一點質樸的味道

2013  再一次的到彰濱參觀另一新興觀光工廠 

轉進玻璃廟

發現晚間也開放參觀到八點左右

便進入一窺究竟

 

晚間的玻璃廟加上五彩的燈光 LED燈點亮了鹿港彰濱的夜晚

如黑夜中的寶石? 變幻莫測?

試著   再一次尋找廟宇中溫潤的特色

或說 廟宇給人心靈信仰上的寧靜

但  站在這兒 人 顯得格格不入

說不上來的一種感覺 打從心裡感覺失落......

想著 PUB的五光十色 為何要出現在廟宇之中

這個小鎮 並不這麼適合這樣的條件

也並不是那麼需要這樣的聲光

即使我知道這座廟的用心程度

花費六千多萬元

 占地約209坪  廟高約10公尺

 是一棟兩進式的建物

 結合一百三十二家玻璃團隊共同打造

 花了六年時間 才有此廟

累積了相當高難度的玻璃工藝於一身

但數據並不足以證明什麼......

從後側面看兩進式的內部很清楚呈現

晚間LED燈會一直變換色彩

 

 

{鐘鼓樓}

廟旁搭鷹架還在建造中的鐘鼓樓

廟裡的鐘鼓暫以保麗龍雕塑替代

{雙龍柱}

用小圓玻璃鏡面排列而成

表現現代感   但很容易剝落

看不出龍柱立體的蟠龍氣勢

{立柱}

其它的立柱皆使用類冰磚排列而成

{吊筒}

捨棄舊式的鏤雕

提倡生態保育觀念的圖像

用玻璃燈箱的方式呈現

過於像古式宮燈

{八卦門左右將.相}

[相]柿子身的事事如意龍頭

[將]柿子身的事事如意龍尾

 

龍身環繞再護聖宮呈ㄇ字型

 此龍在2012年彰化燈會展示後

由台名將董事長認購

 停車場周邊也認購副燈兩座

還有大大小小的燈 安於停車場.園區周邊

{天池}

兩進中間天井下的八卦

投放一堆錢幣

觀光客把這當成許願池

特愛往中間的八卦投幣

 這算另類的排隊跟進?

台灣人真的很愛這種莫名的儀式

{雀替}

雀替各在柱子的兩側扮演承載的角色

看起來裝飾性質大於實用價值

 

 

{主拜殿}

恭奉媽祖娘娘 上有仁慈天后匾額

不難猜出主祀神

主神背後有一個神

 裡頭適用多片玻璃切割

層層堆疊而成的玉山

象徵台灣之最

寓意此為台灣第一座用玻璃搭建起的廟宇

是一個全新的突破概念

龕正面左右側各都有用此工法

立體感相當紮實的甕

甕牆是鹿港很有名的古蹟之一

將當地特色帶進廟宇 這項特色  真的必須來鹿港才看的到

{八卦鑿井}

八卦鑿井早期是用來展現廟宇工藝極致的體現

較精緻的一級古蹟

都有十二天支.二十四節氣的代表人物 雕於其上

後來節慶時常邀戲曲.南北管來表演

才發現鑿井有天然括音得好效果

從此鑿井又多了個天然音箱的附加價值

一搬廟宇的八卦鑿井都放在第一進

這樣戲曲表演才是面對主神給神明看

護聖宮的鑿井確使用在第二進......有別於一般廟宇的使用

 

{門神}

玻璃半浮雕的雷射拉門

看起來真的很不習慣

還是覺得傳統的左右開門較好

門上的仙女也太唯美過於夢幻......

不像宮女 很像花神

在門神表現上 我建議比例可以再拉大一點

不然氣勢真的很弱

 2013/08/2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doli 的頭像
    midoli

    midoli

    mido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